close

DSC03376

*2017/10/01更新:阿東終於辦了粉絲專頁「歡迎光臨,東宅 Vida Cómoda」,歡迎來走跳喔。

julie帶我們到布魯塞爾市區很有名的景點--樂器博物館

距離中央火車站步行約五分鐘,很方便。

62496_1580176711717_6071181_n

雖然說是1899年開始,但其實1877年樂器博物館就已經成立嘞~

建築風格充滿藝術感,展覽區面積約有3000平方米,收藏非常多古典的樂器。

除了有歐洲當地的民族樂器,也有不同種類的弦樂、鋼琴等等蒐藏品喔。

DSC03378

建築風格很吸引人,新藝術風~

DSC03385

展覽廳內禁止做的事情,第一張圖是禁止攜帶後背包還是禁止偷竊阿,誰可以說明一下??

其他的就很常見,不能喧嘩不能亂摸不能飲食。

但是為什麼不能穿長大衣啊??

61634_1580179351783_2796977_n

館內很有趣的設計,站在樂器前面的範圍內聽耳機,就可以聽到樂器發出來的聲音。

無論是悶悶的絃聲還是清亮的琴聲,都可以聽得很清楚。

DSC03388

以前的鋼琴還有圖畫在上面,感覺就很古典風,琴鍵還有刻花欸

DSC03393

這台鋼琴又更加高級了,琴鍵只有一點點,我想琴鍵應該只是裝飾用

最主要是要展現雕花鋼琴的華麗跟貴氣吧。

DSC03394

琴板上的畫真的很有故事感。

DSC03396

這架鋼琴長得很奇怪,我發現以前的鋼琴好像都是用來作為裝飾品用

藝術價值遠高於音樂性,擺一架這樣的琴在家裡感覺就很有面子哈哈。

DSC03403

以前的鋼琴真的很妙,雕花、繪畫,一直到現代的簡單黑白,都呈現出多樣化的面向。

DSC03404

這.......,一開始看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再仔細看第二眼發現

原來是琴鍵的顏色互換了,哈哈,太可愛了。

61634_1580179671791_5936664_n  

以前的弦樂器長這樣,好像手風琴跟小提琴的混合版喔。

DSC03389

可能是一大早所以博物館裡面沒什麼人,每層樓都可以慢慢逛,每層樓的樂器都不太一樣。

DSC03390

旅遊回來沒有馬上記錄下來真的很可惜,我已經忘記這張照片是製做什麼樂器了。

喔,樂器博物館裡面還有一區塊專門介紹樂器的製作過程喔,很特別。

DSC03399

很巨大的豎琴,我也是第一次見到。

DSC03400

豎琴真的是很有氣質的一種樂器。

近看做工真的很精細,每一朵雕花都刻的仔仔細細不馬虎。

DSC03408

離開前,發現有老師帶著小朋友來參觀。

其實在歐洲的這幾個禮拜,我們也去了不少博物館或是科學館,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很多老師或家長都會帶著小朋友到博物館去學習新知,爸爸媽媽都可以鉅細靡遺的告訴小朋友歷史、科學等知識

無分假日或是平日,博物館都可以看到興致勃勃的小朋友到處走動,可能也因為歐洲很多博物館幾乎是免費的吧。

 

台灣小朋友平常好像很少有機會可以到博物館或是科學館戶外教學,就算去了也是去吃點心聊天度過一天

感覺蠻可惜的,家長假日應該也要帶小朋友出門跑跳跑跳,別讓小朋友整天窩在家打電腦看電視阿。

DSC03421

加碼介紹~~比利時原子塔

1958年建造完成的原子塔,是比利時政府為了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萬國博覽會所建的指標性建築。

根據資料說,一個鐵分子是由九個鐵原子所組成的,所以巨大原子塔的鐵球每一個都代表一個鐵原子。

聽說當初設計師昂.瓦特凱恩會設計這樣的造型,是有兩個特別的原因

 

第一是寓意當時的歐洲剛從第二次大戰的陰影走出,正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現象,表達人們對原子能美好前景的展望,同時也象徵人們進入科學、和平的新時代。

第二個說法則是因為當時歐盟體共有九個會員國,比利時剛好又有九個省,所以這個球體造型剛好成為比利時和歐盟體的象徵。

DSC03423  

最頂端的球體上面還有一面比利時的國旗喔~

忘了說,從地面到最上面的球體有超快速的電梯,可以直通球頂,其他球體間有手扶梯可以互通

遊客可以到球頂欣賞整個布魯塞爾的美景喔~

最後就用大大的球體跟大家說掰掰喔~

 

*本文部分圖片感謝:HANK WU熱情提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東 的頭像
    阿東

    阿東的東食西遊 Vida Cómoda

    阿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