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根本東部月,連續兩周跑花蓮遊樂,待在台北的日子也是忙著寫花蓮遊記,感覺心還留在遼闊寬廣的花東縱谷,從未回來過。

繼5月份的宜蘭輕旅行後,本東再度和JOBUS合作,參加「來去縱谷住一晚,尋找夜空中最亮的星」2天1夜小旅行,體驗花蓮玉里、富里部落及在地農產遊程,深度旅遊與在地產業做連結,玩得深入也看到更多面向的花東之美。

 來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找東宅玩樂吧!
2020/01/24更新:阿東精選北台灣最美五大賞櫻景點,春節出遊必看唷!

南花蓮2天1夜行程安排

JOBUS揪巴士與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透過工作坊討論形式,邀集縱谷地區周邊民宿、交通、餐飲等業者,共同設計深度旅遊體驗遊程,以深度旅遊形式盼能延長花東停留時間,創造高CP值且高感動的南花蓮慢活之旅。

DAY1:搭乘自強號前往南花蓮玉里 走訪明里老菸樓鄉村民宿

明里13號驢行鄉村民宿→親手製作客家菜包→享用當地農家菜→羅山有機村探訪(羅山瀑布、泥火山、大魚池)→泥火山豆腐DIY體驗活動→益順茶行(六十石山小瑞士、觀星導覽)

DAY2:六十石山品茶去 豐南社區部落導覽

六十石山日出美景→益順茶行吃早餐→Sora天空小舖→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豐南社區部落風味餐→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導覽(搭鐵牛車、吉哈拉天空梯田)→富里車站回台北

▲一出車門剛好看到抱著玉里米的熊讚(怎麼在花蓮也看得到這傢伙,而且越長越回春?)

這次搭乘早上6點57分的自強號列車,從松山直奔花蓮玉里,本來想在車上好好補眠一番,卻因鄰座大叔如雷鼾聲難以成眠,將近3小時車程,終於抵達玉里站囉,這也是阿東首次前進南花蓮,晴朗好天氣一掃沒睡飽的陰霾。

2009年交通部在花東展開一項新計畫,打算將花東鐵路沿線27座車站重新施工,融入地方特色與綠建築設計,讓車站成為吸引花東觀光的一大特色,費時8年、斥資近61億元台幣終於完工。

這次進出站分別位於玉里車站及富里車站,一撇原先老舊的傳統車站印象,高大新穎又別致的設計,加上無障礙設計、自行車補給站還有遊客中心,完全吸引本東啊!

玉里鎮為全國面積最大的鎮,也是東部的地理中心,舊稱為「璞石閣」,有一說為布農族語「灰塵」譯音,又有一說為阿美族語的「派派可」(蕨類之意)譯音。

最廣為人知的說法為,1875年官兵越過中央山脈抵達玉里屯兵時,見到秀姑巒溪滿是純白的玉石(大理石),如同未磨的璞玉石,加上當時在此建立閣樓街道,因此得名。

因此,玉里車站的建築意象便以「未磨之玉」的灰白大理石為主軸,建築外觀線條與建料以大塊仿石材牆面建構,營造出樸實與樸石的意象,屋頂車站使用大面積的橘色,則代表玉里最有名的赤科山金針花海。

花蓮幅員遼闊,公共交通工具很少,大部分仍是仰賴騎車或開車,因此想要暢遊一番,建議還是要會開車比較好,不少旅館/民宿都有合作租車廠商,訂房時不妨問問,或是大家可以自行上網看租車業者網站比較一下,各業者不定期會推出優惠喔,其實火車站周邊也有很多租車業者,不妨參考一下。

相較於交通較為便利的北花蓮,如果不會開車,預算也不充裕,至少還有背包客救星「台灣好行觀光巴士」可搭乘,但南花蓮的交通選擇相對少很多,因此不會開車、不會騎車,又想玩得深入,包車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費用較為高昂,但行程有專人給予建議,若碰上佛心駕駛(兼導遊),說不定還會帶你到當地人才知道的獨特秘境拍美照喔!

*北、中花蓮3天2夜行程懶人包請見這篇:https://goo.gl/YUuzhz

這次我們選擇關山汽車鐵道事業部旗下的「TR9輕旅九號」,預定9人座廂型車作為代步工具,駕駛黃喜松大哥人十分幽默風趣,熟悉花東的他,沿途當起專業解說員,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塊土地。

TR9提供租車(汽機車、自行車)、包車服務,甚至連住宿、行程規畫都包含在內,設站點廣,宜蘭、花蓮、台東都有,推薦給有租車需求的朋友參考參考。

*臉書請搜尋:TR9關山租車站【台東關山火車站站內店】

開車前往第一站的途中,遠處剛好是玉里自行車道。黃大哥解釋,玉里自行車道原來是鐵路橋,同時這裡也是橫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斷層交界帶,多年來受到地殼擠壓運動,導致橋墩嚴重落差且難以維修,為了怕影響火車行車安全,台鐵決定將此處截彎取直,原本的鐵道往南遷,這裡則成為玉里自行車道。

這座玉里大橋也成為亞洲唯一、世界第二座橫跨雙板塊的橋樑,世界第一座在冰島(本東今年9月就要去了!希望有幸看到)

雖然從玉里車站出發,但首站目的地其實更接近富里,半小時車程後,我們抵達有著鮮豔外觀的明里13號驢行鄉村民宿,將在這裡度過美好的午餐時光,體驗自製客家菜包和享用道地農家菜。(能在大熱天進屋吹冷氣,感動得想哭)

舊稱「里行」的明里,位於花75鄉道上,是富里鄉面積最小且人口最少的一村,附近是秀姑巒溪與中央山脈山麓,與阿美族與布農族比鄰而居,雖名不見經傳,但在縱谷間遺世而獨立,一望無際的翠綠綿延,令人心馳神往。

明里曾是南花蓮最大的菸葉種植區,始於日據時期,光復後更為興盛,由於菸草經濟價值高,幾乎家家戶戶都建有菸樓,烘焙菸葉的特殊香氣縈繞整座村落。

但隨著菸酒公賣局改制、洋菸大量進口,盛極一時的菸草業終究還是走向盡頭,明里村改種植水田,但老式菸樓建築依然留下,成為過往輝煌的最佳見證。

講到老菸樓,不僅讓阿東想起前陣子曾造訪的鳳林芳草古樹民宿,隨著菸業沒落,老闆將舊菸樓改建為全台唯一的菸樓民宿,藉著社區總體營造,成功讓菸樓重新形塑成特色的當地文化聚落。

不過,談到社區營造,明里村也是成功案例,富里鄉明里社區發展協會去年發行一張美得不可思議的「慢,里行」明里日常篇特刊,由明里13號驢行鄉村民宿主人周妤潔、台大城鄉基金會及花蓮旅人誌一同企劃編纂。

內容包括明里的古往今來,從菸草時代的輝煌開始談起,找來在地居民、耆老話當年;同時也在特刊內放入精心拍攝的村子照片,Q版圖繪「明里村最佳散步路線」以及菸樓古厝的詳細位置,將南花蓮的漫遊樂活盡然體現,明里村立體而鮮明。

*鳳林芳草古樹遊記:https://goo.gl/ke8jHF
*《HuaTime_特刊》慢,里行_明里日常篇:https://goo.gl/nS2wP3

▲菸樓大廳樣貌,保存相當完整,重新漆上顏色,更顯繽紛。

明里13號驢行民宿是一棟大阪式菸樓建築,建於1967年,主結構為木頭,建築工法多保留原始樣貌,至今整體保存完整,除了提供住宿空間,還有菸樓用餐空間,此外還設置豬舍、牛舍各種體驗活動,適合親子同遊,感受截然不同的農村生活。

據傳,清光緒時期,曾有一名洪姓人士騎著驢子到當地擔任總理,問起當地名稱,居民無人能答,只說尚未命名。因此,總理將該村命名為「驢行」(音近旅行),日據時期改為「里行」,最後才改成「明里」並沿用至今,再加上民宿位於明里村,門牌剛好為13號,因此正式命名為「明里13號驢行」。

▲菸樓旅行食堂,能在菸樓內用餐,感覺特別不一樣。

▲菸樓餐廳裝潢擺設很有文青感,飽滿的鵝黃草綠,營造出很棒的視覺效果。

▲旅行文學是阿東最愛的閱讀種類,帶上一本來趟花東小旅行果然紓壓呀!

▲餐廳許多木製桌椅,舊家具呈現出自然古樸感。

最吸引本東的莫過唱片櫃,居然有五月天早期的作品耶!(太感動了)光是五月天專輯這點,就足以讓它在這篇文章佔一席版位啦。

明里13號驢行民宿平時從事農業,老闆一家人也是道地的客家人,房客可事先預訂農事體驗,增加旅行樂趣。我們這趟將挑戰在老菸樓裡做客家菜包,對於不諳廚藝的本東可真是一大挑戰。

此外,民宿也提供周邊景點DIY體驗活動門票代訂,像是綠禾農家〈做豆腐體驗〉、生態驛站〈泥火山豆腐料理、客家風味餐〉、雞鳴園〈客家炒米香〉或吉拉哈愛鹹鴨蛋DIY都可以唷。

▲將自製新鮮豆漿加入糯米粉中,代替水,營養滋味更香濃。

▲感謝蘇菲姊為我們擔任手模,一邊加豆漿一邊揉麵。

▲翠綠的柚子葉加上食用油,作為菜包的底層襯墊。

▲努力揉麵,讓糯米糰變成一整塊即可,之後再將糯米糰分成小顆。(自行掌握數量)

民宿主人妤潔表示,豆漿是自家種植的有機黃豆磨製而成,糯米也是富里出產,椴木香菇也是當地食材,炒過後香氣十足,加上附近柚子樹不少,乾脆就地取材,將它做為菜包襯底。

菜包填料完成後,翻面捏出造型,即可放在塗滿食用油的柚子葉上,準備入鍋蒸囉。

▲大家可以猜猜看哪個是阿東包的~

▲菜包蒸籠在室外,好期待啊!

▲終於出爐了!一顆顆白胖飽滿的菜包讓人食指大動阿。

▲餡料很飽滿,吃一個飽足感十足,椴木香菇香味濃厚,真是美味。

民宿女主人周媽媽為了大家的午餐,在廚房忙進忙出,她說「我們這裡沒有什麼風味餐,也沒有什麼特色菜,只有我比較會煮的幾道農家菜,簡單營養能吃飽就好。」

她也表示,這些菜都是來自周邊小農,有什麼就吃什麼,涼拌苦瓜、當歸葉煎蛋、自製手工豆腐、皮蛋空心菜、龍鬚菜等,搭配醃瓜排骨湯,一道道家常菜,填飽眾人飢餓的胃,飯也多吃好幾碗,這都是外食東,渴望又懷念的味道啊。

吃飽喝足後,妤潔為我們介紹菸樓內部的建築構造、早期菸業常見器具及菸葉的栽種方式。

聽說早期還有烘焙菸葉的時代,空氣中飄散著菸葉著特殊香氣(不是現在聞到的菸味喔),畢竟阿東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所以實在難以想像。

菸樓內還保有舊時烘菸葉的小房間,當然,現在已經變成半個倉庫了。

   

除了器具外,角落也放了當年菸業盛行的文獻紀錄,包含菸草種植申請書、菸草紀錄,以及當年村內的照片,保存算是完整,根本可說是一間小型的菸業歷史博物館。

既然做為民宿,當然也要讓大家看看民宿的內部構造,菸樓的隔壁平房,已被改建為民宿使用,家具多為前屋主留下來,舊電視、舊沙發,梳妝台等等,充滿樸實歷史感,很有懷舊風情,價格與房型大家可自行透過民宿官網查詢,這裡就不多說了。

*明里13號驢行民宿:http://www.minglane.idv.tw/

結束明里村菸樓行程後,我們驅車前往秀姑巒溪之東「羅山有機村」,行車時間約莫半小時,沿途可欣賞風景。羅山村在2000年時曾被規劃為全台第一個有機示範村,透過有機帶動觀光,還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的泥火山豆腐DIY行程,吸引無數遊客造訪,轟動一時。

但隨著有機農業、友善農業逐漸普及,羅山有機村優勢不再,幸好富里農會近年來協助推動農村旅遊,加上當地居民凝聚共識,串聯周遭產業安排遊程,參觀羅山泥火山、羅山瀑布,午餐可以到附近農家享用農家菜,順便體驗手做課程。

羅山村的第一站,我們抵達土角厝(現為農特產品銷售中心),水泥牆面的坑坑洞洞,可是蜜蜂的家喔。雖然講起來輕鬆,但現場蜜蜂飛舞的景象,著實讓膽小東害怕不已。

據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政與農情」出版品介紹,由於泥土比熱較大,吸熱散熱都慢,因此土角厝房屋隔熱性強,使用起來冬暖夏涼,非常舒服。這棟土角厝已經有80多年以上歷史,全都由羅山有機村居民打造而成。

▲蜜蜂鑽到洞內忙東忙西,突然覺得有點萌。

土角厝裡面是小型的農特產品銷售中心,販售富里當地食材,白米、乾金針、蘿蔔絲以及各種醃菜,如果喜歡可以入手購買唷。

除此之外,旁邊的小櫃台也販賣手沖咖啡,喝起來不酸,還有點兒甘甜,連不喝咖啡的阿東都覺得可以。

再往山裡開去,就能抵達羅山最知名的中心景點「羅山大魚池」、「羅山泥火山」以及眺望遠處的「羅山瀑布」。被翠綠群山包圍的羅山村,全境海拔200至1500公尺間,居民以客家人最多,其次為閩南人及平埔族。

斷層錯位形成的大魚池,附近增建生態步道和涼亭,適合悠閒漫步享受自然時光,池裡飼養多種生態魚,導覽員說,夏秋兩季還能看見滿滿菱角,野鳥也會到此棲息,喜愛賞鳥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懸掛在對面海岸山脈的羅山瀑布,終年有水,共分上下兩層,上層落差近百公尺,下層約20公尺,雨季來臨瀑布水量氣勢萬千,喜愛爬山健行者,可以順著步道往瀑布前行。

羅山最知名的景點泥火山,更是必看景點之一,資料顯示,因噴出的泥漿帶有鹹味,因此當地人稱之為「鹽坪」,有3至6處小型噴口,附近居民會引天然氣作為燃料,並起以泥火山的泥水(鹵水),加以沉澱過濾,作為火山泥豆腐的凝結劑,畢竟數量有限,只有在這裡才能享用得到。

午後太陽太熾熱,曬得我們頭暈暈,幸好戶外導覽告一個短落,我們準備前往下一站囉!

這次要體驗手做泥火山豆腐體驗,羅山有機村內店家不少,大家可以自選喜歡的店家,這次我們選擇「大自然體驗農家」,老闆娘見我們來訪,還端出冰涼涼的洛神花茶與冷泡茶,一口喝下真是舒爽無比(開心)

目前大自然體驗農家交由第二代來經營,整體規劃、行銷比較完整,門口處擺放泥火山豆腐以及販售商品的模型,造型太可愛吸引大家一陣猛拍。

老闆表示,過去山區交通不便,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泥火山豆腐,平常吃的豆腐也都是自己做的,但隨著50年代經濟起飛,交通及食品加工技術發達,想吃豆腐開車到市區買就好了,泥火山豆腐因此沒落。

不過,近年來人們開始注重健康飲食,養生觀念普及,簡單樸實的泥火山豆腐重新獲得關注,得以再現江湖,透過靜置後的泥火山泥水,代替一般凝固劑(鹽滷和石膏),純天然的手工豆腐,健康又美味。

▲第一次學著用石磨磨豆漿,想喝一杯豆漿真不容易!

▲加入清水後,慢慢磨出細白的豆汁。等到數量差不多後,準備入鍋熬煮。

▲入鍋煮滾後,加入泥火山鹵水,偷沾一口,真的鹹鹹的哈哈。

▲加入水繼續煮滾。

▲老闆娘說,煮到底層有些微焦(但沒有焦味),就是最棒的狀態。

▲煮滾後的豆漿準備濾渣。

▲接著準備做豆腐,兩人一組,拉著紗布左右滾動,將豆汁濾乾淨。

▲為了濾出多餘水分,必須再用模具徹底擠壓。

▲放入方形豆腐模中,蓋上模板。

▲再度使用全身心擠壓,就能完成一塊方方正正的手工豆腐啦!

▲耶斯!成品出爐~

一塊豆腐從無到有,可是花了近一小時的功夫,更能體會粒粒皆辛苦,塊塊不容易啊!

勞動過後的豆腐最甜美,先吃一塊原味,真的吃得出黃豆的香甜,口感雖不如嫩豆腐般滑嫩,但阿東更喜歡這種紮實感(很有內容的一塊豆腐),也可以配上醬油芥末一起吃,味道更好。

老闆娘送了我們一人一瓶小罐梅子露,阿東打算把它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離開前,阿東發現門口有隻小白貓正躺著睡午覺,老闆笑說「他叫豆渣」(畢竟出自豆腐世家,這個名字實在不意外哈哈),豆渣之前被山裡的捕獸夾夾住,沒了前腳,阿東越看越心疼。

願意照顧受傷的動物,視動物如親,老闆一家人的心善,一定會有好福報的!

離開大自然體驗農家,時間接近傍晚,我們準備登上花蓮最有名的六十石山,今晚咱們可要住在山裡呢!(好期待)

*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臉書:https://goo.gl/77ZE1g

行車途中,黃大哥突然提起六十石山最有名的攝影美景「耶穌光」(正確名稱:雲隙光)。當陽光從遮蔽的雲層中照射下來,形成一道柱狀光芒,剎那間有股神聖不可侵犯之姿,壯觀無比,常發生於日落與溼氣重的山邊或海邊,雲層要夠多才能成功。

一聽到有此等美景,大家都非常興奮,到達小瑞士平台後,眼前即是遼闊,一道光柱穿透雲層,略45度角散落在花東縱谷的彼岸,我們只是盯著,靜默無聲,被四周蟬鳴驚醒,才回神抓起相機狂拍。

罕見的耶穌光真的好美,親眼看到心中無比感動,那時心裡閃過一個念頭,能被耶穌光照耀的那一方土地,應該會受到神的恩惠與照顧,今年一定可以過得很幸福。(請自行腦補哈利路亞歌曲)

▲當然要把握機會跟耶穌光合照,還想營造被聖光照耀的感覺哈哈。

▲張開雙臂擁抱眼前的無盡翠綠,六十石山讓我又更愛花蓮了。

 

今晚入住六十石山的益順茶行,濃濃的三合院風情,加上創意十足的造型春聯,足以讓人細細品味。這次入住三合院內的房間,不走飯店式華麗高大上風格,純樸自然最接地氣的民宿,反倒讓阿東感到溫馨。

最讓阿東驚訝的是,都七月底了竟然還有繡球花,粉藍色繡球搭配紅磚牆,不經意流露出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裝飾的石塊貼上小紅春聯,新奇有趣。

▲風雨同舟,創意春聯出自老闆娘的巧思巧手,太佩服了。

是的沒錯,阿東一人獨占四人房,實在太舒服了有沒有!簡單整潔的房間,基本擺設品都有,還有電視可看唷!

晚餐是老闆娘的拿手好菜,滿滿金針苦瓜料理,讓阿東吃得超滿足,香菇絲瓜蒸蛋(超下飯)、雙色苦瓜拼盤、炒金針、炸小魚、放山雞、當歸葉香腸和鹹豬肉,每一道都好吃,可惜大家食量不大,沒能全部掃光光,有點對不起老闆娘的熱情招待。

本來預計晚上要跟著小老闆一起夜遊,順便聽聽星象導覽,可惜突然下起雨,吃飽飯後只好各自回房。可能老天聽見我們的心聲,晚間9點許,天氣突然轉好且雲開月出,大家趕緊出來集合,跟著小老闆出遊去。

從民宿出發,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沒有路燈又起霧),幸好有手電筒幫助照明,我們找到了莫氏樹蛙、站在樹枝上相依偎的綠繡眼,以及色澤完全融入枝葉的竹節蟲,以及一隻肥肥大大的蜥蜴,參觀茶園時還幸運找到傳說中的小綠葉蟬,牠可是幫助東方美人茶(蜜香紅茶)好喝的秘訣唷!

精采的生態演說,真是太有趣了,回程霧氣散去,雲開見月明,還能見到少量星星,一開始覺得不夠明亮,民宿老闆提議「把手電筒關掉吧!」關掉手電筒後,眼睛逐漸適應黑暗,稀星突然立體而完好,從夜空中倏然浮現,我們緊緊盯著夜空,抬頭屏息凝望。

突然回想起去年五月在新疆喀納斯觀星的夜晚,我們裹著厚厚的冬大衣,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為滿天星斗震懾,那是相同的感動。

結束星象與生態導覽後,身體雖然疲憊但精神卻很滿足,帶著收穫滿滿的心情回房間洗洗睡,希望明天能準時四點起床,上山看日出!(希望不要睡過頭阿~~)

究竟本東能不能順利看見六十石山的日出呢,礙於篇幅的關係,咱們留到第二天(DAY2下集)再來分享吧,謝謝大家看完DAY1落落長的文章,希望整趟行程對大家有幫助,也希望透過文字和圖片,能將我所經歷的、所看見的感動,盡可能地完成重現,讓你們得以有種身歷其境之感。

好囉,這篇就到此結束,最後以一隻莫氏樹蛙來跟大家說掰掰囉

*JOBUS揪巴士旅程:來去縱谷住1晚-尋找夜空中最亮的星

*跟著阿東玩花蓮:

2018南花蓮全系列

【東遊】南花蓮Day1/富里農事體驗(明里13號驢行舊菸樓、客家菜包)+自製羅山泥火山豆腐+夜宿六十石山看星星!

【東遊】南花蓮Day2/六十石山金針花海+Sora天空小舖品茶去+吉拉米代部落料理+絕美天空梯田行走百年水圳

2018中花蓮全系列

【東遊】2018年台灣花蓮3天2夜自由行--交通+住宿+景點+必買伴手禮+行程總整理

【東遊】2018花蓮光復/「馬太鞍欣綠農園」慢活生態之旅! 享用道地野菜餐+原住民歌舞教學超嗨

【東遊】2018花蓮光復/東海岸最後一間磚窯廠「日豐磚仔窯」 紅磚DIY體驗+窯場文化導覽收穫多多

【東遊】2018花蓮光復/來去日式木屋睡一晚!「花蓮光復糖廠」6大超人氣必玩景點一次看

【東遊】2018花蓮光復/「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騎鐵馬半日遊,尋找宮崎駿《龍貓》神秘隧道

【東遊】2018花蓮鳳林/喝一碗香濃客家擂茶!「芳草古樹花園」體驗道地客家餐+走訪菸樓文化聚落

【東食】2018花蓮秀林/面山望海的隱密猴硐樂園「貓尾巴咖啡」 和療癒貓店長喝杯午茶吧

【東遊】2018花蓮壽豐/高空滑行體驗「野猴子探險森林」 到樹冠層叢林挑戰溜索吧!

【東遊】2018花蓮壽豐/親自摸蜆吃蜆樂趣多 到「立川漁場」五餅二魚餐廳大嗑新鮮海味吧!

【東宿】2018花蓮壽豐/來怡園渡假村住一晚,欣賞原住民熱情歌舞+搗麻糬+放天燈吧!

【東宿】2018花蓮壽豐/絕美雲山水二館「雲山水城堡Castle19」在水墨畫裡做一場如夢之夢!

arrow
arrow

    阿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